书法的文本也是要阅读的,要从中读出书家高超的技艺和所表达的深度。好像在听演说,要在语言内容之外听出演说家的情感色彩。 十八世纪钱坫(1744-1806)这幅楹联透出的信息是自我安慰,同时夹杂着文化上的反抗。上联读作“刚日读经柔日读史”,下联是“无酒学佛有酒学仙”。尽管使用的常规的文字,但是嘲讽的语调中透出一股文化上的期待。(商榷:上联中的经字通常代表的是儒家的四书五经,不是专指易经;而史字则专指史记,不是书经。The Book of History就是史记的英文译法。所以说读经是“consult the book of changes”勉强可以,而读史则不能说读书经。当然书经是比史记更古老的上古史,然而说读史主要是指读史记。读史中的史也可以是泛指,指一切历史书,包括野史。英文“on difficult days, consult the book of changes”中的difficult一字也可用hard。Hard 这个字似乎与easy更对仗。) 语言的信息是由一种特殊的书体-篆书-来表达的,这就是书家的一个立场。使用篆书书体是当代人研究商周时期(约公元前1700-250)金鼎文时的喜好。这个时期是中国汉族文化的形成期。这种对古代纯汉族文化的拐弯抹角的追忆也许代表着满族统治者可能容忍的程度是有限的。这样一幅小楹联适于挂在室内,比如书房,其作用可以看作每日的座右铭。使用篆文书体可以表达一种有节制的但是随意的姿态,与个人的鉴赏水平相一致。 |